北约秘书长点名邀请日本自卫队驻扎乌克兰,这是二战后80年来日本首次海外军事扩张! 30国联军已秘密制定5万人进驻计划,但美俄同时给乌克兰画下死亡红线、克里米亚永远别想收回,外国驻军等于对俄开战。 更魔幻的是,普京竟点名要中国当安全保障者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水晶吊灯下,泽连斯基紧紧握住特朗普的手,声音带着颤抖宣布美国终于点头了。 这份被称为“阿拉斯加协议”的安全保障,让乌克兰拿到了“类北约第五条”的保护伞——若遭攻击,美欧将启动集体防御。 但特朗普当场泼了盆冷水:“克里米亚永远属于俄罗斯,乌克兰永远别想进北约! ”三个感叹号砸得泽连斯基笑容凝固。
欧洲人正忙着另起炉灶。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牵头搞了个“自愿联盟”,拉上30个国家要在乌克兰停火后派兵驻扎。 巴黎三星级作战总部里,200多名军事参谋连夜画好了势力分割图:法国管第聂伯河以西,德国守顿巴斯走廊,波兰和罗马尼亚控制敖德萨港。 5万人的多国部队号称要罩住乌克兰海陆空,但实际能凑出1万人就不错了。
最扎眼的是北约秘书长吕特亲自点名的两个“优等生”——日本和澳大利亚。 日本首相石破茂火速表态要“认真研究参与”,自卫队参谋们已经开始翻《联合国维和行动合作法》。 去年日本海上自卫队10名队员潜入黑海参加扫雷演习,被包装成“国际贡献”,实则是为驻军乌克兰提前探路。 若计划成真,这将是1945年战败后,日本武装力量首次以“维和”名义踏上欧洲土地。
俄罗斯的导弹比抗议来得更快。 7月15日,罗马尼亚两架F-16战机冲进敖德萨领空拦截俄军无人机,北约成员国首次在乌克兰直接开火。 俄军当天的高精度打击被迫中止,部分导弹偏离目标。 三天后,克里姆林宫把《核威慑政策》拍在30国大使面前:任何外国驻军都视为对俄宣战! 德涅斯特河沿岸的缓冲区随即挨了误击导弹,硝烟味飘到了摩尔多瓦边境。
联盟内部早就裂痕累累。 希腊和意大利直接掀桌子退出派兵计划,德国议员骂马克龙“把欧洲士兵当美国雇佣军”。 更尴尬的是,英国防相约翰·希利刚吹完“联军威震东欧”,转头就向美国讨要空中支援。 特朗普政府倒是爽快同意参与,但只给政治背书不给钱,45亿军购合同倒是塞给了通用动力公司。
黑海此刻已沦为武器试验场。 英国砸16亿英镑订购5000枚“欧洲燕”防空导弹,专打俄军无人机。 德国挪威忙着抢购爱国者导弹系统,而乌克兰军工厂全躲进苏联留下的地下堡垒。 流水线分散在瑞典、波兰甚至挪威,零件商遍布多国——俄军炸了三年才发现,对手早玩起了“分布式军工”。
普京突然甩出张意想不到的牌。 阿拉斯加密谈时,他竟向特朗普提议让中国参与乌克兰安全保障。 俄外交部盘算得很精:中国入场既能制衡美欧,又能撕开西方统一战线。 但北京次日就冷脸回应:“劝和促谈可以,当保镖免谈。 ”泽连斯基团队同时收到噩耗:美国援助的无人机延迟到2026年,国会还要逐条审批每笔军援。
敖德萨港的粮仓正被“见证者-136”无人机点成火炬。 罗马尼亚开辟的多瑙河补给线效率暴跌40%,而朝鲜1.5万士兵带着2万箱弹药冲进顿涅茨克战壕。 乌军情报官盯着卫星图苦笑:“西方说未来给我们安全,但现在连防空导弹都要年底才到。 ”民间调查显示,63%乌克兰人已做好再打两年的准备。
泽连斯基的华盛顿之行带着超豪华陪访团:英法德意领导人加北约欧盟首脑挤满专机。 这排场背后是欧洲的焦虑——怕美俄私下交易卖了自己。 半个月前普京和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密谈停火条件,全程没通知基辅。 当欧洲记者追问“安全保障具体条款”,法国军官抖出附件第7条:所有部队行动需30国全体同意,乌克兰自己无权调动一兵一卒。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