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万
编辑|先锋谷
你是否想过,一场专访能只字不提某人,却让所有人都想起他?
王楚钦在人民日报的访谈就是如此。
谈失败,他说“要学会和自己和解”。
聊成长,他强调“榜样的力量”。
聊到成绩,他再度强调前辈的不易。
这些话看似平常,却处处让人联想到樊振东。
这看似避而不谈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是惺惺相惜的暗自较劲,还是携手共进的无声默契?
是对手更是队友
还记得世乒赛上两对男双组合均无缘奖牌的惨痛教训吗?
那时,评论区的网友纷纷想起了“龙蟒组合”。
可马龙许昕已过而立之年,再披“战袍”征战国际赛场,终究不现实。
当老将谢幕已成定局,谁能扛起国乒男双的大旗?
答案或许藏在“小胖头”组合的历史战绩里。
东京奥运会的男单决赛,是33岁的老将用“六边形战士”的终极形态完成双圈大满贯,也是当打之年樊振东的遗憾。
好在他越挫越勇,可进入巴奥周期后,樊振东以绝对的实力一路领跑世界排名。
更重要的是,他拿到了2021年和2023年世乒赛的单打金牌。
再加上4座世界杯的冠军,他的实力早已毋庸置疑。
而作为东京奥运会p卡的王楚钦则是刚刚冒出头的趋势。
2021年,他的年终排名还在第12位。
可到了2022年底,他就一路跃升第四名。
那年10月的澳门冠军赛,是王楚钦进入主力层的关键一战。
他所在的半区,对手有世排第五的雨果、世排第十的奥恰、世排第六的小莫以及张本这样实力强劲的对手。
世排11的王楚钦也将目标定到了八强。
看来当时的他也没有信心战胜马龙进入四强。
可他不仅做到了,决赛面对樊振东也赢了。
就如本人所说,这个已经创了职业生涯新高的成绩,不是他的最佳。
随后的WTT新乡世界杯里,他更是在队友接连失利的情况下,以黑马之姿闯入决赛。
秦指导的那句“你朝张本脸上喊”的名场面就来自这里。
随着最后一分落地,他的世界排名也随之攀升至第三位。
不过,他的登顶之路却异常艰难。
虽说在杭州实现了四冠王,可樊振东的实力摆在那里。
直到2024年3月也就是新加坡大满贯后,他重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所以,这样的两个人搭档打男双,无疑给对手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2023年的世乒赛上,两人帮助国乒时隔4年再度拿到男双奖杯。
决赛时,两人直接打出了3比0的好成绩。
同年的亚运会上,王楚钦和樊振东更是一路零封对手。
可男单决赛后,两人之间的气氛就不一样了。
这或许就是竞技体育最残酷的地方。
整个巴黎周期两人互有输赢。
在德班,小胖赢了大头。
在杭州,大头赢了小胖。
但樊振东明显更胜一筹,那巴黎呢?
字字不提樊振东
按照当时的世界排名看,王楚钦是头号种子选手,樊振东则是第二名。
不出意外的话,两人只会在决赛时碰面。
可意外发生了。
彼时的王楚钦不仅要面对肩伤,还要克服球拍被踩断的外界压力。
最终,他也在男单第二轮就出局,止步32强。
时隔11个月后,人民日报在对话王楚钦时再度提到了这段往事。
大头也表示自己当时过于担心,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记者孙龙飞也直接问出了“经历了这样的惨痛教训后是如何复盘这个比赛的”这样的问题。
王楚钦也很坦然,表示不管是求助别人还是自我消化效果都不太好。
这样低迷的状态也直接影响到了他的成绩。
前半年所向披靡,拿了4个单打奖杯的他面对14岁的小将都输了。
截至福冈前,单打与团体中的单打两个项目的比赛,他输给外协高达5次。
这数量都快比得上整个巴黎周期输外协的次数了。
连他自己都说已经输到不能再输了。
王楚钦也想过“撤退”,可不仅是离了小胖和龙队的国乒需要他,他的梦想也还没有实现。
此刻,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胜利来解决。
只有尝到赢球后的快乐,才会想着如何赢下一场球。
对于王楚钦来说,这是一个慢慢变好的过程。
其中,福冈的男单决赛和上海乒超的男团决赛的两个瞬间更是对他意义深刻。
前者让他这一年的WTT之旅完美收官。
后者让他帮助自己所在的俱乐部第一次捧得冠军奖杯。
前者夺冠后他闭着眼睛高举双手,后者赢下比赛后直接握拳怒吼。
他那负能量的情绪就这样彻底驱散了。
经过这样的洗礼后,王楚钦对奥运会失利也有了新的认识。
他也就此真正了解了自己在那样高压的状态下的想法和竞技状态。
且与前辈们的成长状态是不一样的。
他能做的只能参考,更多还是要靠自己去追寻。
句句不离樊振东
这里就不得不提王楚钦奥运会后面临的“断崖式”接班了。
就如王皓在世乒赛前说的那样,以往都有卫冕冠军带着。
马龙与樊振东这次却没有参赛,也让男队面临了巨大的困难。
同时,这也是王楚钦面临的压力。
世界杯输完雨果后,他就向王皓指导作出了承诺一定要赢回来。
且他目前是队内经验最多的那一个。
孙龙飞记者在提及新老交替时,也向王楚钦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样的趋势会不会推着你前进,逼着加速你的成长?
王楚钦的回答也很真诚,还是得自己推着自己。
不过,他也提到了两位前辈:
“跟他们一起去打比赛,感觉不会输。”“因为有他们两个在,自己能肆无忌惮地去往前冲、往前拼。”“跟他们比,可能我没有让大家那么放心,可能我打个世锦赛决赛,大家心里都挺毛。”“包括现在男队的状态来说,没有人能做到像他们两个那样能让大家完全放心。”
这话可谓是尽显高情商。
而对王楚钦来说,龙队更多是引领者,而大他三岁的樊振东在赛场上与他的羁绊更深。
细品他的访谈,虽未直言其名,却在奥运失利的剖白、自我突破的期许与团队发展的展望,处处投射着樊振东的身影。
更别说回溯巴黎奥运赛场,他的失利曾让男队陷入短暂被动。
这重意外之压也无形中转嫁至樊振东肩头。
哪怕是谈及与孙颖莎的混双,他的回答也都与樊振东形成了微妙的对照。
这次,他依旧毫不避讳地表示自己发挥得不是很满意。
孙颖莎倒是发挥得很平稳,奥运会上并没有出现能让王楚钦调整的那种错误。
这样看,是莎莎在大头低迷时为他,也为这个项目兜底。
另一边的男单,他的提前出局也让樊振东成为了兜底的那个。
当时,樊振东面临的就是稍不留神就让队伍多年的荣誉毁在自己手里的压力。
面对张本,他一上来就落后,球衣都打湿了。
但这个以强大的稳定性著称的男人从不是虚名,他在胶着战局中完成漂亮逆转。
决赛面对赢了大头的小莫,他更是以碾压式比分强势夺冠。
对手赛后怔忡的神情,早已将比赛的悬殊态势诠释得淋漓尽致。
小胖与大头在巴黎赛场的表现,恰如镜像般形成鲜明对照。
王楚钦对自身稳定性短板的深刻自省,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樊振东的向往。
他更直言将对方视作榜样,不管是成绩还是行为举止都很值得自己学习。
所以,王楚钦的这个采访,哪里是未提樊振东的名字,分明是句句都在提这位超级全满贯用实力铸就的传奇印记。
结语
这次的访谈中,王楚钦谈及折戟巴黎,不禁让人想起樊振东独守半区的英姿。
聊起梯队建设,不禁让人想起曾经的樊振东一次次捧起奖杯的模样。
谈到多哈取得男单冠军时,又让人想起樊振东为队伍扛旗时的身影。
哪怕是提到孙颖莎在奥运会混双项目上的稳定,都能想到樊振东在男单上的稳定。
当王楚钦放下话筒,他的奥运故事仍在继续。
那些未说出口的“樊振东”,早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对手,让他不断突破极限;是队友,让他学会信任与担当。
部分参考资料:《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对话王楚钦 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