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曾预言印度2025年经济总量将达五万亿,如今是否实现?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莫迪曾预言印度2025年经济总量将达五万亿,如今是否实现?

2025-10-08 06:24:59

莫迪曾预言印度2025年经济总量将达五万亿,如今是否实现?

在2018年的那会儿,印度的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一番话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印度预计到2025年,GDP总额可以冲到5万亿美元。这一番话一公布,全球的新闻媒体都炸锅了,因为当时印度的经济总值大概只有2.7万亿美元,排名在第六位,想挤进前五都挺难的。莫迪这个人,出身古吉拉特邦的一个茶摊小伙,后来一路爬到总理位置,2014年上台之后,搞了不少改革,比如废钞票、推行GST税制调整啥的,经济一度跑得挺快。所以说,他敢这么豪言,也不是空嘴放炮。但转眼七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2025年9月,印度的经济究竟怎么样?那5万亿这个目标,是不是实现啦?

说到莫迪为啥敢把目标定得这么高,咱们得提提他在2018年1月23日达沃斯论坛上的那场讲话。那天,他特别强调,印度有14亿人口,年轻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面积也大得很,过去这些年,咱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一直稳住在7%以上。自从1991年经济开放以来,印度的GDP从不到3000亿美元,一路飙升到2.7万亿,增速可真是不慢。算一算,如果这个增长势头保持7-8%的话,到2025年前,GDP翻一番应该不成问题,也就是说,他觉得只要不松劲,目标还挺靠谱的。

莫迪还腾出时间,详细讲了自己看好的几个优势:服务行业占GDP比重高达六成,IT和制药出口表现强劲,制造业也在不断追赶补课。再加上政府推动的“印度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大行动,吸引了不少外资。跳到2017年,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达到了600亿美元,工厂开工频繁。那时候,全球经济气氛还挺不错的,美国加息的步伐还没有那么快,中美贸易摩擦也刚刚打响,印度正巧成了“捡漏”的热点城市,被视为投资宝地。莫迪的思路是,印度不是小自己,潜力大着呢,只要政策跟得上,赶超别的国家绝对没问题。但实际上呢,事情总是会变,已经有人质疑这目标太乐观了,忽视了农业落后、失业率高、基础设施老化等传统难题,压力也是实实在在的。

从2018年到2019年,印度的经济还算挺稳的。2018年的GDP达到了2.703万亿美金,增长率大概6.45%。那会儿,消费和出口的拉动力挺明显的,节假日商场里是人山人海,汽车和手机的销量都在涨。政府继续推进改革,简化审批流程,企业开办的时间从几个月缩短到几天,感觉挺给力的。到了2019年,GDP又蹭蹭上涨到2.836万亿美金,增加了大约1330亿美元,增长率为3.87%,跟前几年比有点放缓,但整体来说,印度依然是全球增长的领头羊。服务行业仍然扛起大旗,班加罗尔和海得拉巴的IT园区还是火得不行,汇款和旅游业也起到了帮忙作用。莫迪政府那时候还对公司法做了修订,吸引了更多外资,苹果、三星这些大厂也开始自己本地装配手机,产业链有点起色。到这步,离5万亿的目标还得努力,但走的轨迹没错,大家都觉得目标指日可待。

转眼到了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突然席卷全球,经济一时间跌得挺惨,印度也没能幸免。三月的时候,全印度实行封锁,工厂停工,供应链一下子断了档,GDP直接掉到2.675万亿美元,比之前少了1610亿美元,增长速度变成了-5.78%。这是印度独立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失业率飙升到24%,穷困的百姓日子特别难,城市里的务工人员纷纷返乡。政府赶紧推出了5万亿卢比的救助刺激政策,补贴农民和中小企业,还加快了疫苗的生产进度,印度血清研究所也变成了全球重要的疫苗供应商。不过,由于疫情控制的措施不够到位,二波疫情高峰期间,医院床位严重不足,经济复苏显得比较缓慢。那一年的莫迪也饱受批评,说准备得不充分,但说句实话,发展中国家本来就难搞。到了2020年底,印度开始逐步解封,建筑和农业的表现还不错,但整体基数低,总体目标还没追上。

在2021年,印度经济迎来了强劲反弹,GDP一下子飙到3.167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多了4920亿美元,增长率达到了9.69%。这轮V型复苏,出口方面表现出色,制药和纺织品卖的火爆得不行,全球供应链也在重组,印度借机抢了点越南和中国的市场份额。政府一边推“阿特玛尼尔巴拉特”自立更生战略,鼓励本土采购,制造业的投资也逐渐升温。高铁和机场的工程纷纷开工,预算拨款也挺充足,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同时,服务行业也在逐步恢复,旅游和餐饮行业重新开张,年轻一代的消费能力依然很强。不过,物价开始上涨,尤其是油价飞涨,进口成本也跟着上扬。那年,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资突破800亿美元,亚马逊和谷歌纷纷加大在印度的投入。到了年底,大家情绪都变得更乐观,有人觉得5万亿的目标指日可待,但也有专家提醒,考虑到基数效应,要想继续保持这种高速增长,还是挺难的事情。

到了2022年,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353万亿美元,比去年多了1860亿美元,增长率约6.99%。乌克兰的冲突推高了能源价格,印度的进口石油变得特别昂贵,导致通胀率飙到7%。为了应对,央行连续三次加息,把RBI的利率从4%提到了6.5%。不过,出口方面还是挺拉风的,IT服务订单满满,外汇汇款也创了纪录。基础设施建设成了亮点,国家高速公路网络不断扩展,港口的吞吐量同比增长了20%。莫迪政府推行“生产挂钩”激励措施,纺织厂和电子厂得到不少补贴,苹果也在钦奈新建工厂啦。农业方面,产量平稳,季风正常,粮食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失业问题依旧棘手,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农村收入增长也比较缓慢。全球可能迎来经济衰退的预警出炉,印度的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不过在新兴市场中还是稳坐老大宝座。

到2023年嘛,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攀升到3.568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多了2150亿美元,增速达到8.15%。数字经济发展得挺快,UPI支付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都算得上领头羊了,电商市场渗透率也挺高的,比如Flipkart和Reliance零售都在大力扩张。制造业的比重提高到17%,电动车和半导体产业刚起步,政府还批准了几个芯片厂的建设项目。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700亿美元,欧洲的企业为了规避地缘风险,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印度。出口额超过7000亿美元,服务贸易方面的顺差也很大。但得说,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洪水和干旱频繁发生,让农民的收入变得不太稳定。莫迪第三次上台后,还在继续推进Viksit Bharat 2047的愿景,基础设施的预算占到GDP的3.3%。与此同时,通胀率降到5%,可虽然这样,但全球利率高,借钱成本增加,挺扎心的。印度的世界排名也上升了,到第五名,超越了英国。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大概在3.91万亿美元,净增了3420亿美元,增长速度为7.8%。头一年头两季表现不错,第一季度增长7.4%,第二季度8.2%,但从下半年开始有所放慢,到6.7%,主要原因是全球需求哎呀不太旺盛,美国和欧洲的经济也慢慢走向平稳,没有太快的反弹。制造业的情况还算可以,国家采用PLI政策起到了一定效果,手机出口直接翻了一番,虽然越南竞争压力大,但印度追赶得还不错。服务行业保持稳定,旅游业尤其厉害,创下了历史新高,有4000万外国游客来印度旅游。政府还搞了数字公社,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达到了95%,看得出努力了不少。可是,房地产市场有点悬,泡沫隐隐作祟,银行出现坏账,中小企业融资也遇到困难。外商直接投资已经突破900亿美元,尤其中东地区的资金不少。印度卢比也贬了10%,进口账单变贵了,但出口方面还是挺有竞争力的。到年底,IMF预测2025年的增长会达到6.5%,不过想实现5万亿目标,还是挺遥远的。

到了2025年9月14日,印度财政年度刚过半,最新的经济数据已经出来啦。2025年前六个月,GDP的增长率为7.2%,名义上的总值差不多在2.1万亿美元左右,全年估算能达到4.19万亿美元左右。Statista给出的数字是4.187万亿,Trading Economics则说是4.159万亿,ClearTax排在世界第四位,超越了日本。第一季度的增速是8.2%,第二季度则是7.1%,不过到第三季度初,初步数据显示只有6.8%,原因主要是季风比较弱,农业产出减了3%。制造业的PMI一直保持在58,处于扩张状态,电子和汽车的出口表现不错。服务行业占比大概55%,IT外包订单也挺稳,只是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给未来增添了一些变数。政府的预算规模大概在2.2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入占比3.5%,高铁和地铁的建设还在紧锣密鼓推进。失业率在8.1%,尤其是年轻人失业更严重,15到29岁的人群里高达17%。通货膨胀率在4.5%,油价还算稳,总的来说没太大波动。外商直接投资上半年达到了500亿美元,半导体和绿色能源领域的投资特别热。

要说啥没到5万亿,其实主要是疫情这块黑天鹅搞的事儿。2020年,疫情带走了1.6万亿的GDP,相当于两年努力白费了。全球环境也变了,中美关系逐渐脱钩,印度倒是从中捞了点好处,但也不是全靠自己,供应链转移得慢了点,不如预期快。再说地缘政治这边,俄乌和中东地区的冲突让能源价格一路飙升,印度一年进口80%的石油,成本就上去了不少。国内这块事儿也不轻松,农业占GDP15%,可效率低得可怜,农民的抗议不断,土地改革卡在那,不知道啥时候能推进。教育和技术培训跟不上节奏,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技术型人才缺乏。基础设施投资虽然多,但推进起来慢,官僚作风严重,项目老卡壳,效率低效率高。汇率也闹腾,卢比对美元贬了20%,虽然名义GDP看似提高了,但实际购买力缩水不少。莫迪皇帝的改革倒是有点效果,但有人说动作太快太猛,GST刚推不久,出乱子,洗牌还伤了一些小商贩。腐败和黑钱的问题一直没根治,黑市灰色经济还挺猖狂。

印度经济虽然走得磕磕绊绊,但韧劲十足。疫情过后恢复得挺快,数字经济带头冲,出口也搞得多元化。未来要应对的挑战怕是气候变化和贫富差距,农村发展还跟不上,贫富差距拉大得很。政府得把增长和民生两头兼顾,教育方面投资多花点。整体来看,莫迪的雄心激发了动力,不过数字经济实在不骗人,2025年目标是4.19万亿,距离5万亿还差点儿,差里差气,差距相当于西班牙的经济规模。印度人接地气,晓得一步一个脚印,不会太高估自己。全球经济局势不稳,但印度机会多,要是抓准了,就能在弯道超车。总之,这预测没完全实现,但倒推着全国都在推行改革,印度的地位也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