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剧《灼灼韶华》刚上线就引发热议,原本以为会是一场年代传奇的视觉盛宴,结果一晚下来,不少观众纷纷留言“烂评”,理由竟然出奇一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部剧的那些让人忍俊不禁又无奈摇头的操作。
女主“少女感”成最大槽点,“滤镜厚到能当窗帘”
先说说最扎眼的问题——选角。故事设定在1916年,大女主褚韶华是个还没出嫁的小姑娘,人设胆大心细、颜值爆表,是陈家大小少爷都要抢着娶的大美人。结果热依扎一登场,全网弹幕瞬间变成了年龄鉴定现场。有网友调侃:“滤镜开到最大也挡不住岁月痕迹,这少女感比我家老花镜还稀有。”现实里热依扎快40了,让她演十几岁的青涩少女,还真有点强人所难。
不仅如此,她在剧里的状态也是迷之畏缩,无论站着还是坐着,都像被谁偷走了自信。这跟角色设定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让不少粉丝直呼:“导演是不是把‘气场全开’理解成‘低调做事’?”
男主颜值也拉胯,“陈家大顺”活脱脱像退休干部
说完女主,再看男主唐曾饰演的陈大顺,本该是风度翩翩、二十出头的大少爷,却怎么看怎么像隔壁老王穿越回民国当富二代。一身装扮加上略显沧桑的脸庞,有网友吐槽:“他要是不说自己没结婚,我都以为是在给儿子操办婚礼。”
这种“年龄错位”的尴尬不仅影响角色代入,也直接冲击剧情可信度。不光如此,还有李勤勤饰演的陈家当家主母,说话带吱牙咧嘴特效,走路东倒西歪,比广场舞阿姨还自由奔放,一言不合就针对新媳妇,看得观众满脑问号:这到底是宅斗还是闹剧?
剧情离谱指数爆表,“土匪抢劫”堪比喜剧片
如果你觉得演员选得离谱,那接下来的剧情绝对能刷新你的三观。比如褚韶华哥哥买药那段,他手里只有四十大洋,却敢借三百六十大洋去进货。这种商业逻辑堪称民国版P2P理财,还真应了那句“艺高人胆大”。店铺只值两百块钱,就敢借四百买货,这换到现实生活就是小卖部老板贷款几十万囤泡面——除了编剧谁敢这么干?
更神奇的是后面的土匪抢劫桥段,两口子遇险时居然靠反向夺枪成功逆转局势,把一群持枪土匪玩成幼儿园老师带队春游。有网友笑称:“这是民国版谍战片吗?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打败全副武装土匪,下次建议直接拍超级英雄吧。”
恋爱脑与家庭伦理齐飞,“答应嫂子的要求如同许愿池”
还有那段男女主回娘家的戏份,也是迷惑操作不断。面对哥哥嫂嫂各种无理要求,男主演简直变身许愿池,只要有人丢硬币(提要求),他立刻实现梦想。这种恋爱脑程度连偶像剧都自愧不如,看得大家直呼“不合理”,仿佛只剩下一个字:服!
网友评论火力全开:年代传奇秒变都市轻喜
不少网友看完首播后留言:
- “滤镜再厚也遮不住违和感。”
- “故事节奏太魔幻,看得我怀疑人生。”
- “这不是女性传奇,是穿越乱炖!”
其实这些评价并非恶意,而是真心希望国产年代戏能拍得更用心些。不求每个人物都是颜值巅峰,但至少别让观众边看边猜演员身份证号码吧!
如何拯救国产年代戏?创新与真实缺一不可
面对这些争议,《灼灼韶华》的制作团队或许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既然选择讲述女性成长史诗,就应该从人物塑造、情节逻辑等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如果演员年龄实在对不上,不妨调整角色定位或者采用新人试水;而对于那些过于夸张甚至失真的情节,更应该适度收敛,把重点放在真实细腻的人性描写上。
现在很多电视剧为了博眼球,用各种狗血套路吸引流量,但最终留下来的往往只有嘲讽和失望。如果想赢回口碑,还需脚踏实地,多听听普通人的声音,多关注社会热点与时代共鸣,而不是单纯追求所谓“大女主人设”和流量密码。
结语
电视剧终究要靠内容打动人心,如果连基本的人物逻辑和情感共鸣都做不到,又怎能承载起时代记忆?我们需要的是有温度、有深度、有诚意的新作,而不是一锅乱炖式拼盘。那么,你觉得《灼灼韶华》的问题究竟在哪,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