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夏天一到这会儿,院里那几个踢球的孩子又开始热闹起来,一声哨响,不分早晚,一群人冲进球场,脚下的皮球带着欢笑,整个小区都能感受得到这群“小球员”的热情。有人问,他们到底在等什么,一年一年,还那么认真拼。答案太明显,百队杯来了。
1984年就有了的赛事,老北京人谁没听说过。过去只觉得是踢踢玩玩,后来越来越正规。超过四十年,很多教练都说,自己当年也穿着号码球衣在这赛场疯跑过。孩子们口里念叨:只有上了百队杯,才算真正进过“暑假的主场”。
2025年第42届百队杯开放报名窗口,消息刚一出,微信群里就炸锅了。家长、教练、孩子自己,都在抢着把名字报上去。刚过早上九点,报名系统页面刷新出来的队伍名单,有的队名新,大多数队名却熟悉,去年刚打过,裁判都还记得。市足协工作人员还发出提醒,报名截止是7月9日晚上六点,没报上的队,暑假得留遗憾。
报名规则其实挺细。每个运动员和官员,都得用身份证明。队员只能报一个队,教练、管理这些报名三个队顶天了。港澳台和外籍孩子,有专门审核通道。很多家长急了,照片不合规、资料漏了填错,组委会还得挨个打电话,队里有时候一晚上都在反复检查报名材料。审核期7月10到11日,确认队员身份,谁都别想蒙混过关。等到八月初,网上一公布赛程、分组,所有人就开始盘算盘赛了。这个暑假主场,谁都想抓住。
今年报名还有“新规定”。每个队,得有一口号、一套队服、一张大合影。新老教练一开始还有点不理解,后来会议结束都觉得这样办,有意思。
一队一口号。
有队整得特别高调,比如“青春无敌”。有队腼腆些,凑在一起憋半天,最后选了句“心有猛虎,脚下生风”。还有女生队直接用“团结·梦想·我们最棒”。其实口号不是随便一句话,是喊多了就能记住,比赛比分落后,大家只会低头沮丧,队长带头喊一嗓子口号,那种气场,就是冲着胜利翻盘去的。比赛气氛,光靠技术不够,心气总得有个定心石。
一队一队服。
官网发了样例,也鼓励队里自己设计。俱乐部组的队差点,十几套定制球衣,崭新醒目,每个人的号码和名字印好。小区自发组队,统一了短裤和T恤,也一股“草根豪气”。只要愿意穿一样的球服,先就有了归属感。球场边,有的家长专门拍照,从名字、颜色、标识,一眼认出孩子在哪一队。孩子自己、家长、教练、队友,认定了是集体,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积累里。小孩儿们赛后还会自嘲,队服一身泥,没关系,反正今天拼过了。
一队一合影。
报名通过那天,很多队就凑在球场边拍照。教练、队员、家长全上,不分主角。“这是我们队,今年百队杯要冲刺”“老队员今年要拿下进球王”。合影一张留下来,不只是纪念,是证明。他们一起拼过、笑过、一起失落过、一起鼓励过。以后回过头来,每一个夏天,都能翻出来看看谁和自己一起踢过,谁是那年最铁的伙伴。有队还会把合影贴到球场边的小黑板上,每次集合都看看,提醒自己目标。
一队一口号、一队一队服、一队一合影,听着好像很普通,仔细体会完全不是一回事。足球比赛讲的什么?就是一起流汗,一起拼搏,一起经历输赢。不只是场上的比分,更是场下的凝聚。到了大赛开打,阵阵的吼声,成片的队服,艳阳下大合影拍一张,大家都笑,有些紧张,也有些特别自信。所有这些,比赛没开打,气氛已经够足。
有家长说,孩子报名百队杯后,每天着急跟队友碰头,讨论设计球服,试喊口号,甚至争抢最中意的球衣号码。教练也抓住这个机会,拉孩子们开会,让他们讲讲自己的梦想、今年想拼进什么名次。校队、社区队、俱乐部,各种队伍,不管出身如何,老少爷们齐心协力,凝聚力一次次地增强,谁也不服输。
去年有支队,合影凑不齐,因为两位主力报名时候在外地,等到正赛第一场才到,队里念了一整年,后来补拍一张,连助理教练都拉来了。回忆那段经历时没人抱怨,大家只记得合影里每个人都笑得比阳光还灿烂。
市足协工作人员说,这个改变,不只是形式问题。他们想让百队杯变得更有“温度”,让孩子们体会到足球不是几个人的运动,是一群人共同承担、一同成长的过程。每一次合作、每一次默契,哪怕平时小吵小闹,到球场全都会归零,一起去打拼。官员强调,百队杯不是单纯比技术、拼体力的场所,更想让孩子们在这舞台上体验到集体的分量和团队的荣誉感,将来无论走到哪,对足球的热爱和向上的心气都不变。
数据不会骗人。过去一年,百队杯累计参赛队伍破千,报名球员近两万五千。没有哪个孩子在这个赛场是孤单的。朋友圈一到赛季开始,家长们的照片铺天盖地,八月的北京,一半的夏天都在赛场上。
比赛最后比分谁也说不准。每队冲着奖杯冲刺,汗水、拼搏、遗憾、欢笑,所有这些情绪挂在脸上。赛后看队员一身泥、头发乱糟糟,比平时更精神。教练带着队伍合影一张,比赛结局次要,这群孩子在一起的暑假,才是最珍贵的故事。
社交媒体热度也跟着上升。贴吧里有去年抱憾止步八强的队员,今年发誓要再来一次。有人问,到底什么是百队杯?不是某个体育栏目的热搜词,也不是哪家冠军队的奖杯。是这个夏天几百支队伍聚在一起,是赛前合影、统一口号、亲手拿到的队服,是一次永远难忘的集体记忆。
百队杯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今年北京的绿茵场,会多了一格更充实的合影墙,多了一排尖利响亮的口号声,多了一群穿着心仪队服奔跑的小伙伴。比赛开的不是一场比赛,而是青春里最饱满的篇章。大家都在问,你们队的口号想好了吗?
今年的百队杯,还等什么?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