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财务人,你是不是最近总被育儿补贴的问题搞得晕头转向?新出的育儿补贴政策,到底是企业能申请,还是个人能领?这补贴和个税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联?要是企业涉及其中,咱们财务人员又该如何操作?别急,今天就把这些疑问一次性给你捋清楚。
一、政策背景:育儿补贴为什么如此重要?
今年 7 月,《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发布,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 3 周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每孩每年可领取 3600 元补贴,直至孩子年满 3 周岁。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家庭育儿负担,鼓励生育,对咱国家的人口结构优化有着深远意义。
紧接着,8 月 18 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育儿补贴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 2025年第6 号),明确规定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发放的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这无疑是给广大家庭送上了一份实实在在的福利。
二、申领主体:企业还是个人?
答案很明确,育儿补贴的申领主体是个人,也就是婴幼儿的父母一方(特殊情况下可以是其他监护人)。企业并不直接参与育儿补贴的申领流程,但在一些相关事务上,可能会起到协助员工了解政策等辅助作用。
三、个人申领流程:线上线下双渠道
(一)线上申领
平台选择: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申领,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有育儿补贴申领专区。为了方便大家,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也开通了申领入口。目前,支付宝的育儿补贴入口在 8 月 19 日已开始试运行,微信端申领入口 8 月 25 日开始试运行。
操作步骤:在支付宝上,提前订阅过申领消息的宝爸宝妈,会收到申领邀请。收到邀请后,可点击支付宝 APP 里的消息通知,或者在支付宝搜索 “育儿补贴小程序”,进入申领界面,按照相关提醒填写资料,等待审核通过后补贴即可到账。在微信上,同样是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 “育儿补贴”,进入小程序后,按提示操作,输入婴幼儿户籍所在省份,跳转至官方政务服务平台进行申请。
资料准备:申领前,要提前准备好婴幼儿及申领人的相关材料和照片,比如出生医学证明、婴幼儿所在户口本的首页以及婴幼儿所在页等基础资料。每个人实际情况不同,提交的材料也有差异,程序详情页会有明显文字标识,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后再填报和提交。系统还提供了资料暂存功能,资料或信息不全的,后续可补充填报。
(二)线下申领
要是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线上申领,也别担心,各地保留了线下申领渠道。大家关注所在地官方信息,开放申领后,携带户口本、出生医学证明等相关材料,到婴幼儿户籍地乡镇、街道进行办理。
四、企业财务人员该做啥?
虽说企业不直接申领育儿补贴,但作为财务人员,以下几点还是要了解并做好相关工作:
政策宣传:及时将育儿补贴及个税免征政策传达给企业员工,特别是有 3 周岁以下婴幼儿的员工,确保大家知晓这一福利政策,可通过公司内部邮件、公告栏、培训等方式进行宣传。
协助咨询:员工对政策细节或申领流程有疑问时,财务人员要结合自己对政策的理解,协助解答。如果遇到复杂问题,引导员工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税务部门咨询。
账务处理(若涉及):假设企业先行垫付了育儿补贴给员工(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后续员工通过正规渠道申领到补贴后再归还企业,财务人员需做好相应的账务记录。收到员工归还的垫付资金时,借记 “银行存款” 等科目,贷记 “其他应收款 - 垫付育儿补贴” 等对应科目,确保账目清晰准确。
五、重难点提醒:这些细节要注意!
个税申报:根据政策,县级卫生健康部门按规定为申领补贴的人员办理个人所得税免税申报。但企业财务人员也要清楚,员工取得的育儿补贴是免征个税的,在日常个税申报工作中,不要误将这部分补贴计入应税所得。
信息真实性:无论是企业协助员工了解政策,还是员工个人申领补贴,都要确保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若存在虚假信息,不仅员工可能面临取消补贴资格、追回已发放补贴等后果,企业如果参与协助造假,也可能面临税务风险和声誉损失。
补贴发放时间:育儿补贴按年发放,发放对象包括 2025 年 1 月 1 日之前出生的不满 3 周岁婴幼儿,这部分婴幼儿按照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至其年满 3 周岁。财务人员要向员工解释清楚补贴发放时间和计算方式,避免员工误解。
育儿补贴政策对家庭和社会都意义重大,作为财务人员,我们要熟悉政策细节,协助员工顺利享受这一福利。
#育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