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城一家汽车零件厂的流水线突然停了。 工人们围着空荡荡的货架发愁——原本该到的中国产轴承和电机,卡在了海关。 厂长老卡洛斯捏着刚收到的通知单直摇头:“关税一涨,成本飙升三成,这活儿还怎么干? ”
这一幕背后,是一场美国导演的“贸易围剿”。墨西哥政府最近突然宣布,计划对中国的汽车、纺织品和塑料制品加征关税,理由是“保护本土企业”。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墨西哥被美国逼到墙角后的无奈选择。过去几个月,特朗普政府抡起关税大棒,先对墨西哥钢铁加税50%,又威胁汽车关税提到25%,甚至放话“不配合就全面制裁”。 扛不住压力的墨西哥,最终成了第一个跟着美国对中国“开枪”的主要贸易伙伴。
美国的目标很明确:打造一个“北美堡垒”。 按照美国财长的说法,墨西哥和加拿大必须联手对中国商品筑起高墙,堵死中国货“借道”进入美国的漏洞。 为此,美国甚至拿《美墨加协定》当筹码——想继续享受贸易优惠? 那就得乖乖听话。 墨西哥表面上配合,实则满腹苦水。服装厂老板莉娜算过账:墨西哥60%的纺织原料从中国进口,一旦加税,她的成本会暴涨20%,“到时候美国客户嫌贵跑单,我们只能关门”。
更讽刺的是,就在墨西哥对中国“捅刀”时,特朗普突然在中美谈判桌上换了套路。 原本美方死咬稀土出口问题不放,这次却突然把大豆推上桌,喊着要中国“订单翻四倍”。 急转弯的背后,是美国豆农的哀嚎——中国早提前从巴西锁定了1200万吨大豆订单,美国仓库堆成山的黄豆根本卖不动。 特朗普急着在选举前安抚农业州,只能硬着头皮加戏。
中国回应得云淡风轻。 面对美方高调喊话,外交部只甩出15个字:“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 ”潜台词很明白:大豆? 早不是你们的王牌了。 过去五年,中国把供应链玩出了花:巴西大豆管够,阿根廷牛肉补位,俄罗斯小麦跟进。 美国农民再急,也回不到“独家供货”的黄金年代了。
墨西哥的处境却越发尴尬。加税政策还没落地,本地企业已集体恐慌。 汽车组装厂依赖中国的电机和轴承,塑料厂靠中国原料压低成本,就连街边小店卖的T恤,七成标签印着“中国制造”。 墨西哥经济学家协会的报告泼了盆冷水:加税短期或许能保几个工厂,但中长期必然推高通胀、逼走外资,甚至引发产业链断裂。
中国也没打算忍气吞声。商务部直接亮红线:谁拿中国当交易筹码,必遭反制。 加拿大就是现成的例子——对中国电动车加税后,油菜籽出口被中方反倾销调查砸得暴跌42%,农民哭晕在田间。 墨西哥每年从中国进口超千亿美元的机电和矿产,真要撕破脸,损失可比加拿大惨得多。
特朗普的“关税大戏”唱得热闹,但台下观众早看穿了门道。 美国一边逼墨西哥对中国加税,一边又拒绝对墨方关税豁免松口。 墨西哥前脚刚表忠心,后脚就发现被当了枪使。 而中国工厂的机器照旧轰鸣,流水线上的零件打包发往东南亚、中东、非洲——美国筑墙的速度,赶不上中国找新路子的脚步。
墨西哥财政部长还在嘴硬,说加税是“公平竞争”。 但海关数据不会骗人:中国比亚迪电动车在墨西哥市占率冲到18%,靠的不是补贴,而是技术和产业链碾压。墨西哥若真关上门,最先饿死的恐怕是自己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