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骂三峡劳民伤财,中国亮出隐形账本,一行数字让西方闭嘴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都骂三峡劳民伤财,中国亮出隐形账本,一行数字让西方闭嘴

2025-08-04 04:22:56

都骂三峡劳民伤财,中国亮出隐形账本,一行数字让西方闭嘴

1998年,长江咆哮,洪水肆虐,神州大地一片泽国。那场触目惊心的灾难,仿佛在拷问着古老民族的治水智慧。痛定思痛,三峡工程的蓝图,在争议声中徐徐展开。2003年,首台机组轰鸣,宣告着巨龙开始苏醒。人们翘首以盼,这座耗资2500亿的“国之重器”,究竟能否回本?

时间拨到2025年,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的启动,再次点燃了人们对水电的热情。资本市场闻风而动,股价应声上涨,仿佛预示着另一个“印钞机”即将诞生。回望三峡,20多年的运营,经济账本早已写满。4000亿的发电收入,早已覆盖了最初的投入。清洁能源的效益,更是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每年减少的煤炭消耗和碳排放,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珍贵。长江电力常年保持50%以上的毛利率,印证着水电站“一本万利”的商业模式。

然而,三峡的价值远不止于发电。1998年的洪水梦魇,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三峡大坝的建成,让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2020年,它成功抵御了又一次洪峰的冲击,避免了1500亿的经济损失,守护着沿江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笔“没有发生”的损失,恰恰是三峡最宝贵的“隐形收益”。试想,如果没有三峡,那些可能发生的灾难,将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航运也是三峡带来的巨大红利。曾经,长江航运如同梗阻的血管,货物运输成本高昂。如今,万吨巨轮畅行无阻,物流成本大幅降低,激活了整个长江经济带的活力。这背后,是每年为企业节省的240亿物流成本,更是数千亿产值的产业走廊的崛起。三峡,不再只是一座大坝,更是一股奔腾的经济动脉。

当然,辉煌的背后也有沉重的代价。百万移民背井离乡的故事,至今令人唏嘘。巨额的安置费用、生态环境的改变,都是三峡工程不可回避的代价。水位涨落导致的岸边塌方、鱼类洄游受阻等问题,也引发了持续的争议。尽管官方数据显示长江水质和生态环境保持稳定,甚至有所改善,但这些争议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上,我们该如何评价三峡工程?仅仅用“回本”来衡量,显然过于狭隘。它不仅是一座水电站,更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技术霸权的象征、生态转型的样本。它的价值,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经济账本,它托举着整个流域的发展上限,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治水兴邦的梦想。

如今,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的启动,标志着中国水电事业进入了新的篇章。新的挑战和机遇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吸取三峡的经验教训,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未来水电发展的关键所在。长江依旧东流,三峡的故事仍在继续,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宏伟的工程,更是深刻的思考。那么,下一个“三峡”,又会带来怎样的奇迹与挑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