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禁令效果显著!欧盟威胁取消访华,反被白兰地关税反制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中国稀土禁令效果显著!欧盟威胁取消访华,反被白兰地关税反制

2025-07-24 03:25:21

中国稀土禁令效果显著!欧盟威胁取消访华,反被白兰地关税反制

中国如果不提供稀土,冯德莱恩还会去访华吗?欧盟最近的威胁,反倒更让人觉得,中方的反制措施已经让他们彻底失控,情绪变得格外激烈。

事情就是这个样子,最近一段时间,中美关税大战不断升级,中国也加紧对稀土产品的出口限制。既然西方想要遏制中国的发展,这种关键的战略资源就得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

结果,承受不了压力的特朗普,开始恳求中国恢复稀土供应,欧盟方面也不甘示弱,扯起了威胁大旗。驻华大使托莱多要求中国在接下来的30天内,解决稀土磁铁对欧盟的出口问题,否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可能会取消她的访华计划。

为了表现出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冯德莱恩在随后谈到中国时,也开始挑起中国对俄的立场和贸易策略的一些问题,声称中俄关系已经变成中欧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了。

美国国防部宣布投资4亿美元购买MP Materials的股份,拿下1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这可不是普通的商业举措,五角大楼也是盘算得很周到——这家公司正在建设的“10X工厂”,计划到2028年投产,年产1万吨稀土磁体,目标就是要尽快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最近MP Materials有点儿飘飘然。到了2025年2月,他们就宣布正式开启钕镨金属的商业化生产,还试制了钕铁硼磁体,预计年底就能把第一批汽车用的磁铁交付给通用汽车。不过行家都知道,这可不过是个“开胃菜”罢了。

中国掌控着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和37项独家提纯专利,而MP的分离技术至今还得向国内买授权,单吨的加工成本比中国高出30%到40%。更尴尬的是,他们生产的磁铁纯度甚至比不上中国一些二线企业,军工级的产品根本达不到标准。

五角大楼的“救市”招数也没闲着,除了砸了4亿美元外,还签了个10年的保底协议——市场价低于每公斤110美元时,政府就帮补差价。摩根大通和高盛也接了11.5亿美元,一起出力扩建重稀土的分离能力。

不过专家倒是打了个冷板凳,说就算一切都顺利实现,美国要搞出个完全自主的供应链,至少得十到二十年,投入也得上万亿,人才短缺的问题更是没法解决。

美国这会儿正忙着大把投钱,另一方面,欧盟搞起了“威胁外交”。到2025年6月,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突然放话说,中国得在30天之内把稀土磁铁出口的问题搞定,否则冯德莱恩7月24日的访华计划就得作罢。

这语气听起来像是债主在讨债,但谁都知道,欧盟有98%的稀土磁铁都靠中国供应。德国巴斯夫集团为了宝马申请稀土,还得每个月上交使用报告。冯德莱恩更是在访华前,先在欧洲议会那边放话,把中俄合作说成是“欧洲的不稳定源头”,还把中国的稀土管制炒作成“破坏全球供应链”。

她提出的三个条件简直荒唐:停对俄提供支持、解決产能过剩、放宽稀土出口限制。刚说完,欧洲议会里就有人提出不信任案,74个议员联名批评她“对华策略失败”。

中国商务部的回应可以说是教科书般的典范。7月5日,一则公告一出,欧盟的酒行业立马炸开了锅——对欧盟生产的白兰地征收27.7%到34.9%的反倾销税。这招“精准打击”直戳欧盟的软肋,法国干邑产区的酒商们跑得飞快,因为中国可是他们全球第三大的市场。

更牛的是,中国方面特别强调:只要那34家欧盟企业愿意签订价格承诺,就能免于加征税款,而那些“硬骨头”就别抱希望,只能自认倒霉啦。

对付欧美的封锁措施,中国早就不再局限于单纯“断供”这点了。到了2025年4月推出的《稀土管理条例》,把开采、加工到出口的整个环节都放进了法律框架,每出口一克稀土,都得注明使用者是谁、用途是什么。

更让人瞠目的是,中国把稀土提取、分离等18项关键技术列入《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直接卡住了欧美在这些技术上的升级空间。

在贸易这块战场上,中国的应对手段真是灵活得让人佩服。一边对美国“精准出手”,5月稀土出口对美骤降80%,直接让福特芝加哥工厂停摆;另一边对欧洲既不给面子,又施点“小手段”,一方面批准宝马、大众的稀土申请,另一方面用白兰地来反制、敲打欧盟。

最巧的是,中国还鼓励企业把稀土加工成零部件再出口,比如用在任天堂Switch手柄里的钕磁铁,经过在国内组装之后就能合法出口出去了。

这场较量的底牌,藏在一组数据里:中国掌握着全球60%的稀土开采、92%的精炼产能以及86%的深加工专利。就算美国重新启动芒廷帕斯矿,80%的稀土矿石还是得运回中国进行提纯。

更让欧美哀叹的是,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组成“南北双雄”,把握着国内85%的开采份额和90%的冶炼节点。

这场稀土之争的结局,可能早就被中国的战略布局安排好了。冯德莱恩还在为是否去访华操心时,中国的稀土溯源体系已经遍布整个产业链。而当美国的MP Materials还在为纯度问题左右为难时,中国在稀土专利方面的壁垒正一点点筑得更高。

而且在收紧出口的同时,中国还为欧洲的民用需求留出了“缓冲地带”。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明确指出:“只要用途合理合法,欧洲企业当天就能得到稀土的出口许可。”

“胡萝卜加大棒”这种招数,使得欧盟内部的分歧变得越发明显——法国坚持对华表现得坚决强硬,而德国的工业界却联合起来,写信请求放宽关系。

当欧美试图用政治手段打破中国的领先地位时,中国则依靠技术管控、法律武器以及精准的反制措施,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壁垒。冯德莱恩的“访华威胁”最后变成了国际笑话,而美国在突破技术封锁的道路上依然遇到不少难题,前景还挺迷茫的。

正如王毅外长在布鲁塞尔提到的:“稀土应该成为中欧合作的纽带,而不是对峙的导火索。”不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角逐中,真正获益的人,最终会是那些掌握核心资源和拥有战略定力的国家。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中,最终的赢家,总是那些掌握技术、制定规则以及控制产业链的国家。中国呢,显然已经做好了长远角逐的准备。